洋务运动
1861—1895,又称自强运动、同治维新,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清廷洋务派官员主持下展开的一场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自救运动。该运动继承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依次提出“师夷之长技以自强”、“师夷之长技以求富”,主张学习西方工业技术、商业模式,发展近代工业,1895年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这一运动的结束。
最新文章
- 马勇:甲午前中日发展异途及其后果2017-05-31
- 陈忠海:洋务运动:一场金融缺位的“近代化”2015-12-20
- 王鼎杰:晚清军事转型失败的战略分析2015-12-09
- 张海鹏:19世纪中日两国早期现代化比较研究2015-08-27
- 朱浒:投靠还是扩张?—从甲午战后两湖灾赈看盛宣怀实业活动之新布局2015-02-13
- 左玉河:洋务运动、甲午战争与中国早期现代化的顿挫2014-07-28
- 蔡双全:从洋务派官僚自身素质透视洋务运动的破产2012-02-22
- 于歌:“中国模式”勿蹈洋务旧辙2010-01-27
- 陈奇:辛酉政变与中国近代化的开端2009-09-25
- 江上小堂:“洋务运动”:技术让专制升了级2009-05-28
- 马立诚:大清洋务运动的是与非2007-10-10